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麻辣财经:小天体探测任务,我国目标已定!

来源:财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今年的“中国航天日”可谓热闹非凡,火星车命名“祝融号”的消息刚刷完屏,有关行星探测的另一个标志性项目又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

今年的“中国航天日”可谓热闹非凡,火星车命名“祝融号”的消息刚刷完屏,有关行星探测的另一个标志性项目又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表示,我国小天体探测任务已经进入工程研制阶段。

什么是小天体?小天体和小行星是一回事儿吗?茫茫星河中,探测小天体有什么用?我国的小天体探测任务要怎么实施?听听麻辣姐的权威解读。

什么是小天体?

通常包括小行星和彗星,目前发现的近地小行星有2万多颗。

什么是小天体?

从科学定义上看,小天体通常包括小行星和彗星等。其中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很多的天体。目前已经确认的小行星达到100万颗,其中近地小行星有2万多颗。彗星是指进入太阳系内,亮度和形状随日距变化而变化的绕日运动天体。

这么多小天体,研究它们有什么用?

叶培建院士介绍,小天体保存着太阳系形成演化的原始信息,是研究太阳系起源的“活化石”。也就是说,通过采集小行星和彗星上面的岩石、土壤、气体等,分析来源、鉴定成分等,可能会发现太阳系形成和发展的蛛丝马迹。

了解小天体对地球也很重要。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联想到科幻作品中的场景:裹挟着燃烧火球的小行星疯狂地砸向地球……也有人联想到恐龙灭绝,因为据说就跟小行星撞击地球有关。那么,对于人类来说,甭管这件事情发生的概率有多小,只有充分掌握小行星和彗星的运行轨迹和活动规律,才能提前预警,提前规避。

根据前期探测,小行星还被推测存在着水,这是研究生命起源的有益线索。例如,美国科学家发现谷神星表面闪亮的盐层是其地下渗透水留下的,它的地下深处可能有巨大的海洋,可能曾经有外星生命,或适宜生命居住。同时,小行星因存在铁和镍等资源丰富,也被视为人类可拓展利用的另一个宇宙空间。

总之,小天体探测在揭示生命起源、推动技术进步、开发天然资源、保护地球安全方面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小天体探测有多火?

有过“小高潮”态势且从未间断过,目前仍是国际深空探测的热点

小天体探测如此重要,一直以来,都是国际深空探测的热点。

早在30年前,美国发射的“伽利略”木星探测器对一颗小行星进行了飞越探测。这可以说是人类第一次近距离观测小行星。从那以后,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通过飞越、绕飞、采样返回等多种方式对小天体进行了探测。世界曾兴起一阵小天体探测热。

麻辣姐翻阅资料,梳理了一下。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小天体探测均为飞越探测。九十年代后共实施9次任务,小行星6次,彗星3次。其中美国6次,欧空局1次,日本2次,其中3次采样返回。

举两个有名的例子。

日本“隼鸟2号”(2014年12月3日发射),经过1年半近距探测后,实施了两次“触碰打弹采样”。2020年12月6日,返回舱降落在澳大利亚南部沙漠地带。获取“龙宫”小行星样品5.4克。

美国“欧西里斯”(2016年9月9日发射),2018年12月到达小行星“贝努”。近距探测1年后,开展了一次“触碰采样”,确认采集到了样品,计划2021年5月进入返回轨道,2023年9月抵达地球。

可见,小天体探测在过去30年的发展过程中,有过“小高潮”态势且从未间断过,目前仍是国际深空探测的热点。

说到这里,麻辣姐再插播一个小花絮,目前,小行星是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提名并得到国际命名的天体。其命名是世界公认的记载褒奖杰出人士的一种方式,目前我国已有许多科学家获此殊荣。像屠呦呦、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张存浩等对我国科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都获得了永久性小行星命名。

我国小天体探测器飞行的路径规划。

我国要怎么探测小天体?

一次发射,两类探测目标,三种探测模式

其实,我国也曾有过一次飞越的小行星探测经历。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圆满完成探月既定任务和试验任务后,在距地球约700万千米远的深空,以每秒10千米左右的相对速度飞越“图塔蒂斯”小行星,二者最近的距离大概有770米!

那么,我国的小天体探测路径将如何实施?

我国小天体探测近期规划,概括起来就是“一次发射,两类探测目标,三种探测模式:近距、附着、采样”。

文章来源:《财讯》 网址: http://www.caixunbjb.cn/zonghexinwen/2021/0427/1099.html



上一篇:为什么理财要真金白银交易后,才能快速成长
下一篇:女干部挪用300万养老金为丈夫还贷理财,为脱罪

财讯投稿 | 财讯编辑部| 财讯版面费 | 财讯论文发表 | 财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财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