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财讯 》栏目设置[06/28]
- · 《财讯 》投稿方式[06/28]
- · 《财讯 》征稿要求[06/28]
- · 《财讯 》刊物宗旨[06/28]
商业养老保险持续健康发展(财经眼)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银保监会等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64亿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8.70%,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较快。人口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银保监会等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64亿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8.70%,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较快。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也为康养产业、“银发经济”带来发展新机遇。作为养老“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将在养老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助力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保险行业进行了哪些探索?如何促进商业养老保险更好发展?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商业养老保险处于发展初期,但业务空间较大
“投保20年,每年缴纳保费20多万元,退休后每年可领取70万元的养老保险金。”今年40岁的陈女士经过多方比对、精挑细选,为自己购买了平安颐享延年的年金险。
陈女士夫妻2人都是独生子女,家里有双方父母加爷爷奶奶共6位老人。“养老还是得未雨绸缪、尽早规划。”随着养老负担日渐沉重,陈女士逐步意识到为自己购买养老保险的必要性,“不仅有长期稳定的回报,将来还能为孩子减轻负担,不用像我们一样承担这么重的养老压力。”
目前,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由“三支柱”构成:“第一支柱”是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政府部门主导并负责管理,占主导地位;“第二支柱”是指政府部门倡导并由企业自主发展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自愿开展的长期养老金积累,以商业养老保险为主。陈女士购买的正是商业养老保险。
记者了解到,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以来,我国商业养老保险持续健康发展。“近几年‘第三支柱'的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果。”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介绍,比如2018年启动了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明确保费支出可以延迟缴纳个税,来鼓励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截至2020年4月底,共有23家保险公司参与试点,19家公司出单,累计实现保费收入3亿元,参保人数4.76万人。
同时,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从试点扩大到全国范围、专业养老保险机构增加、养老金积累和领取服务更加灵活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即将推出……一系列商业养老保险的探索创新不断开展。
“‘第三支柱'虽然规模尚小,处于发展初期,但是业务空间较大。”王绪瑾认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和康养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
专家表示,“十四五”时期,要依托商业保险机构专业优势和市场机制作用,支持扩大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供给、拓宽服务领域、提升保障能力,充分发挥商业养老保险在健全养老保障体系、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等方面的生力军作用。
“保险机构要增加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供给,开发更多养老相关保险综合配置方案,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平安人寿总经理助理孙汉杰分析,比如养老过程中,除了资金需求之外,还有老人发生慢病、失能、重疾的可能,因此除了养老保险产品之外还需要同步配置重大疾病险、失能保险等。
医养结合、科技赋能,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发出一个语音指令,就有智能机器人走到床边搀扶老人起身;来到洗脸池边刷牙,化妆镜上就能显示出牙齿维护健康记录;洗澡时发生紧急情况,一拉喷头边上的报警器,专业服务人员马上到位……在近日亮相的中国平安集团首个康养社区“颐年城”的样板间中,一个个充满科技味儿的智能养老场景引来参观者的阵阵赞叹。
不仅在消费端发展养老保险产品,更在养老服务供给端发力,拓展包括医疗、照护、康养等养老服务,“保险+服务”的一体化模式已经成为各保险机构的普遍尝试。
2012年,泰康保险率先推出将保险产品与医养实体相结合的养老产品“幸福有约”,依托泰康长寿社区提供“年金险+养老服务”的一站式养老方案。目前泰康已完成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22个城市大型医养结合养老社区布局,可容纳约5.5万名老人,7家投入运营的养老社区已有超过4400名老人入住。
新华保险也开发了针对失能、半失能及慢病老人的养老公寓,提供从专业护理到康复医疗、营养膳食等生活照护服务。“入住的时候坐着轮椅,一年多后就能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走路了!”86岁高龄的周女士两年前入住新华家园·北京莲花池尊享公寓,她告诉记者,在养老公寓能够享受“一对一”的照护,还有量身定制的饮食调理以及康复医院的配套康复治疗,自己住得舒心,儿女也更放心。
文章来源:《财讯》 网址: http://www.caixunbjb.cn/zonghexinwen/2021/0517/1227.html